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武姣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能把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随着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才能得到保证。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培养 音乐 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到: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李岚清前副总理曾说过:“艺术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兴趣对于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已无可置疑。这要求我们音乐教育者要使学生“学会音乐”变为“会学音乐”,把学习兴趣归还学习者。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把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需被动地听、机械的记就满足的阶段,而要设计、构思出能够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
一、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是不会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凭借教师的权威主义和管理主义来教育学生,只会熄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才能,由此还可能使师生关系处于冲突和对立中,使得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提升自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很重要。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的上课风格、谈吐甚至是仪表,才会去喜欢你上的这堂课。所以除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对自己的素质进行提高与鉴赏。在表情状态上应该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在语言上要规范、幽默、生动些,相信学生肯定会喜欢这样的老师来给他们上课。相反,如果我们的老师总是心事重重,眉头紧锁,那么学生原本对音乐课的一点兴趣,也会因为老师的冷漠而逐渐消失。学生都会有参与集体合作的愿望,都会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把握好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也是有效的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给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比如组织班级合唱比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外活动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完成一些课堂上留下的音乐作业,参与学生的音乐课外活动,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活动,培养一些有音乐细胞,喜欢音乐的学生,并且帮助学生寻找锻炼的机会。
三、营造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
一方面,创造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外部环境,例如在音乐教室的墙壁上悬挂几张音乐家的画像,张贴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格言。另一方面,在音乐课堂上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创设参与的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敢于创造。教师的鼓励和赞赏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钥匙。一个赞赏的眼神,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都会如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的求知心扉,让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你的温暖,体验到你的呵护,觉得你不仅是良师益友、参与者,有时还是服务者。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才能得到提高。例如:在熟唱《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后,我让同学们自己把歌曲的主要内容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创编动作,老师作一些提示。最后我让编的较好的同学为大家展示一番,此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编得不好的同学老师也进行了鼓励。我觉得,通过这样的的方式上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生便会真正体验到音乐的乐趣,音乐课堂便会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并为他们幼小的心灵留存最美好的东西。
四、寓教于乐,把音乐知识趣味化 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是枯燥的、乏味的,然而它们又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走弯路,提高音乐素质。面对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教师只有寓教于乐,把理论知识趣味化、形象化,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例如《火车开啦》一课,我让学生们排成长长的“火车”,边模仿开火车边学习火车开动时的“Wu Wu”声,并借此学习书上的变化节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节奏也掌握的较好。因此,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范唱以及视觉形象的刺激等教学形式,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乐)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春水》是一首童声合唱的歌曲,作曲家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水潺潺,在田野上奔流的情景。其实是借助了“春水”的比喻,表现了孩子们活泼、顽皮的形象以及他们欢欣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折射出农村孩子关心农事、热爱劳动的朴实品质。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歌曲的情绪,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春水顽皮、活泼的形象。这时学生情感已沉浸在作品美的意境之中,同时,表出了想学、想唱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找出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六、注重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要做到环环相扣,步步精彩,每一步都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将教学内容融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节奏、旋律。如:每次在听辨音练习时,我发现学生没有兴趣,于是我就自制了一些音阶、唱名头饰,设计了“欢乐坐凳子”游戏,让学生戴上头饰,有节奏的绕着一个凳子律动,我弹哪个音,戴这个音头饰的学生,就坐在凳子上,这样就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了。另外充分利用各种方法丰富教学,把语言、音乐及舞蹈的基本动作融合起来,设计出各个教学环节特有的旋律。如开始上课设计“师生问好歌”、学生表现好时设计了“表扬鼓励歌”等,这些教学常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很容易在音乐氛围如此浓厚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的感受美、体现美,享受美。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尽自己的所能,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创造一种音乐环境把学生包围起来,带给他们各种类型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听辨、想象和表达的能力,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