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为直观。
【正文】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占主流的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闪亮出台,使得人类拥有创造性思维是十分的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创造性思维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符合时代的需求,同时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现实。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尤为重要。
一、何为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带有创见的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是思维素质、思维心理、思维形式和思维效果的系统综合反映。这一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从广义上说,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形式思维活动之总和。从狭义上说,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主体在创造实践中由已知探求未知,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思维活动。更具体的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教师应该注意发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的、完美的人才。新课标确立了新世纪的教育观,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进而培养开发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对我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地考察后曾发出一段感慨:在中国的中小学里,音乐教育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对音乐技巧的掌握超过了他们对于文化范畴的学习和理解。音乐教学无例外地集中在技巧的训练上,并视方法论为最高准则。中国的孩子很少表现出独立性,他们没有自主的观念,没有想到自己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在音乐上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无疑让我们感到痛心的是他们失去的太多,代价太大,他们的兴趣受到压抑。我们的社会是越来越发达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问问每一个现代人,看看他们的生活是否轻松愉快,回答往往是否定的。物质生活追求的越多,人们就越感到失去了什么,或者还缺少什么。我们不应该忘记,人的全部不是物质,还有精神。在人的天性中还有一种东西,那就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音乐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三、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唱歌本身就是“二度创作”,创作离不开想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我经常采用情境导入法去实现教学目的。例如教唱《过新年》时,我从电脑中调出各地喜庆新年的热闹、欢歌画面,学生立即被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住了。音乐一停,我马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有的说:“我看见了家家门前悬挂着一串串红灯笼,有的是一个个的,我还看到了人家的门前张贴着一个个倒着的福字。”“我看到了舞龙舞狮,还看到人们在踩高跷。”“我看到了人们在跳秧歌舞。”“我看到了人们在敲锣打鼓,还在噼里啪啦的放鞭炮呢!男女老少过年真开心!”“老师,还有,还有、、、”。学生们踊跃的发言使我想起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欢快热烈的音乐和生动真实的画面正是满足了孩子们精神世界的这一强烈需求。这种情景导入法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充满了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也为教唱歌曲做了良好的铺垫。
2.在想象中引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 音乐总是离不开想象。我们就是要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保护学生的想象。在低年级的歌曲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展开想象,将音乐形象在脑海中描绘成一幅幅画面,有时甚至拿出纸笔描绘出来。这样的想象、创作过程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形象,从而准确地表现歌曲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教授《小宝宝睡着了》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歌词自己创设一幅画面,用以表现音乐形象。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了创作,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出现在他们稚嫩的笔下。更重要是学生从图画所创设的意境中感受了一个“静”字,体会出歌应用“轻”、“美”、“柔”的声音来演唱。这样采用音画结合的方法,启迪了学生创造性想象,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音乐形象,创设了歌曲意境,训练了学生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再如教唱《海》这首歌曲时候,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把月亮从广阔的大海升起来,把浪花轻轻涌动的感觉找出来。当我唱完《海》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绝伦、色彩斑斓的画面。有的说:“蓝蓝的海面上,升起一轮弯弯的月亮,银色的月光洒在海面上。小鱼小虾睡了,海草贝壳睡了,晚风轻轻的吹着,只有调皮的浪花还在跳跃滚动。你听,大海妈妈正在呼唤他们呢!浪花听到妈妈的呼唤,轻轻地走着,慢慢远去,生怕吵醒了熟睡的朋友们。因此在演唱到结束时,就会越来越轻,越来越慢,似乎渐渐走远。”有的说:“夜深了,大海睡了,一切都安静下来。所以一开始歌曲可以唱活泼一些,结尾可以唱轻一些慢一些,好像大海妈妈和她的孩子都甜甜得睡着了。”
再譬如学唱《歌唱少年英雄赖宁》时,教师为使学生在演唱时能够正确表达情感,要求学生找出歌曲高潮部分。正常的歌曲创作,高潮部分为歌曲的高音处,而这首歌则不同。一位同学说:“歌曲是悲哀的,而且带有怀念与歌颂的情感,歌曲最高音处并不能完全表达这种情感,和声部分也只能唱出对赖宁的歌颂,然而,这部分则唱出我的全部情感。”接着她指着一句带有几个连续休止符的地方说:“此时,我好像真的在哭泣,很悲哀、很伤心,连续的休止符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她的发言引起全班同学的一片掌声。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合唱教学中得到培养。再就是为歌曲创编歌词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给唱会的歌曲增编新词或改变部分歌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演唱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学会了歌曲《小青蛙找家》后,启发学生“你愿意为别的小动物找到家吗?”学生们经过讨论,很快创编出“几只小花猫,要呀要回家”、“几只小山羊,要呀要回家”、“几只小花狗,要呀要回家”等等新的歌词。学生的创造热情被大大激发,唱啊跳啊,直到下了课还意犹未尽。
3.在自身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教育中,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最大限度的表现机会,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体验成功。例如在上《嘀哩嘀哩》这一课时,我说老师发现了春天的颜色,今天大家就穿着“春天”,有桃红色、青草绿、菜花黄等,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我鼓励学生也来找一找春天的脚步。有的说:我发现了春天的声音,你听“布谷布谷”;有的说:我发现了春天的味道,你们闻一闻,空气里有桃花和油菜花的香味;还有位学生思维更活跃,创意更新:“老师,我想改一改歌词,可以吗?”我欣喜的笑了:“当然可以,大家都可以改一改”。 他小脸兴奋得通红,高兴地把自己改好的歌词读给大家听: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清清的池塘里,小鱼在游戏呀,蝌蚪在玩耍,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青蛙。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兴奋高昂,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队,兴奋地讨论着,快乐的创作,整个教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同样,在教唱《快乐的节目》时,学生们也尝到了创编自己写歌的乐趣。这些歌词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原词逊色。
(二)在节奏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万物之始,先有节奏”。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观点。当学生有了节奏意识和一定的节奏训练基础后,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节奏的创作。我尝试了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节奏问答用一个节奏作为上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先在师生之间进行,可将上句稍作变化作答,亦可自由式作答。熟练实施后还可在学生之间进行。如由一位学生作小老师设计上句,其余学生创作下句作答,还可以在四人小组之间、同座之间。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所设计创作的节奏难度逐渐加大。
(三)在舞蹈编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舞蹈编创包含有大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舞蹈是训练学生创造力的较好载体,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舞蹈教育是紧抓住新世项塑造人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其主旨。
1. 在编舞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舞蹈创编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谓编舞,就是对知识技能的重组,这是一个建构和解构的过程,因此从舞蹈形态捕捉,主题动作的提炼到舞蹈画面构图处理等环节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编舞的选材与结构方面,应注意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追求新颖、独特、构思巧妙。如从少儿生活中选材,应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中去择取、提炼,鼓励学生用敏锐的视角反映现代儿童生活中的新事物。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在生活中捉捕到的各类典型事件及各种多彩的生活升华到舞蹈艺术的境界,用舞蹈的思维方式去筛选、设计。又如近年来有关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全民的关注,启发学生运用敏锐、独特的眼光和舞蹈形式反映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理念。舞蹈的表现形式与众不同,善于找出巧妙的形式,这是舞蹈构思的关键所在。选择一些优美的舞蹈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舞蹈的构思。教学过程中,学生妙思纷呈,创造力大为释放。有个学生想出儿童荡秋千的美丽场景,设计从舞台上吊下无数的秋千绳,化成一条条绿色的枝条,随着秋千荡呀荡,枝条与孩子构成种种图形、画面;另一位学生则是构想出放风筝的生动场面,由一群演员通过双手持扇来表现,随着放风筝的领舞动作,队形一会儿分,一会儿合,组成各种各样的美丽画面。有的从服装色彩方面来构思有的从舞蹈意境方面构思,也有从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的情节等方面构思。通过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主动观察、思考,善于分析综合的好习惯,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2.在即兴舞蹈编创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十分重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个性的魅力。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为了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在教学中采用即兴舞蹈创造教学。即兴的舞蹈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肢体反应和思考的能力,是学习积累舞蹈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意识的手段。在教学中,可应用风格不同、节奏与旋律各异的歌曲和音乐伴奏,让学生们在音乐的启迪下,用形象化的舞蹈动作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舞蹈表演、创作灵感、音乐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测试,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快速反应、思考能力探索和创造精神。例如“秋天的落叶”这首音乐中有风声、雨声等天籁之声,让学生欣赏音乐,在后讲述自己所感受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即兴表演。当学生投入音乐当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如地舒展自己的肢体时,有的随风飘舞,有的随雨水的流淌行云流水般地缓慢移动,有的几个人组合在一起做旋转的动作,时聚时散,勾勒着流动变化的队形构图,将“秋天的落叶”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束语: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要紧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在人才,关键在科技,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开发每个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面对当今诸多的挑战,我们要加倍努力,携手共进,借助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提升理念,扩展思路,寻求方法,推动音乐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打开音乐教育教学新局面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