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兴趣的激发
内容摘要:每个人一出生,就接受不同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有的出生在书香门第,有的生活于音乐世家,大多数还都生活在“星斗小民”的平凡家中。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又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时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独有的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何为素养?对于音乐而言,就是平日音乐能力的修养了。音乐素养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即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
关键词:示范引领 兴趣 乐器 音乐素养 听觉感知
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每个人一出生,就接受不同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有的出生在书香门第,有的生活于音乐世家,大多数还都生活在“星斗小民”的平凡家中。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又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时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独有的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何为素养?对于音乐而言,就是平日音乐能力的修养了。音乐素养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即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小学生音乐素养在课堂上怎样去培养呢?课程标准里面是这样说的: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1.教师本身要具备很好的音乐素养。在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爱好,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离不开老师这位领路人。一个具有很深造诣的音乐老师会影响出什么样的学生,俗语“名师出高徒”。
2.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音乐学科与其它科目不一样,比较具有专业性,不是你唱一句孩子接一句这么简单,而是如何带动他们与什么样的感觉去体会,感知一首歌曲的词、曲及歌曲表达的意境。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如果让一位语文教师去上,可能会注重歌曲的词,当成语文课去分解歌曲大意。就偏离了歌曲的美的教学。
3.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如果教师会一两样器乐的话,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偏僻的城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更需要这样的老师。
4.教师必须有感染力,能操控课堂。过硬的教师感染力能力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从你的指挥,让一堂音乐课变得有声有色,孩子过目不忘,铭心刻骨。音乐课是灵动的,是灵魂的碰撞,不像其它科目,它具有独特性。
二、学生兴趣培养是关键
要让孩子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唯一的方法就是兴趣的培养。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不是单一的,所以音乐也是他兴趣的一部分。当听到动感的DJ音乐,无论大人小孩都会不自觉的踩点子,跟节拍。这就是每个人骨子里的音乐细胞在起作用。兴趣使得孩子会去研究他喜欢的学科,将枯燥的乐理知识形象的传授给学生,促进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的发展。
1.有意义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身心愉悦。只有不断出奇招,才能抓住孩子的身心,抓住他们好学的动力,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必须用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去带动他们,让他们在教学的活跃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可以是角色扮演、模仿、创设性编剧等等都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创设性的让课堂充满童趣。教师扮演好“孩子王”的角色,让孩子亲近老师,跟着老师的步伐进入音乐的殿堂。
4.多与活动、游戏来进行教学。在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是孩子最喜欢的,这就告诉教师要多专研课题,多思考如何让所上课题具有游戏性。
三、乐器走进课堂,增添音乐的色彩
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好了,会让孩子在业余的时候去学学钢琴、笛子、鼓、古筝等等器乐。这是提前敲开孩子音乐审美大门的一条路径。所以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提高。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赛尔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可见器乐教学是多么具有感染力。记得我第一次带着吉他走进教室,开始一节音乐课,孩子们好奇的眼光打量我的乐器,当我用吉他演唱书中的歌曲,孩子们兴奋的眼光告诉我,他们是多么的开心!后来我尝试地用到非洲鼓、笛子进行教学,不同的器乐带给孩子不同的感受。它不但增加了教学感染力,更加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如果能培养孩子去往器乐上的探究学习,那今后的音乐教学可以这样说,不是孩子被动学习,而是他会不断问你音乐乐理的“十万个为什么”。那孩子的课堂注意力、探究力、思维的能动力是何其的强大。
四、学生听觉感知的培养
听觉,每个人与生俱来。美好的音乐通过听觉使得我们陶醉、悲伤、雀跃。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力需要教师去开发,学会欣赏音乐尤为重要。当懂得了每首歌曲背后的故事,欣赏它才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也才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音乐里面就有练耳重要课程,要会唱、要真正懂得音乐的美,就必须先会欣赏,先会听。不但要会听音乐的旋律,还要听里面不同器乐的特点,会听里面的鼓声、钢琴声、吉他声、不同管弦乐的声音等等。这就要求老师如何去培养训练孩子的“听”。先让孩子了解器乐,比如“笛子”,可以让孩子了解笛子的特点,听没有其它器乐的纯笛子音乐,再让孩子听配合其它器乐后的曲目。
总之,小学音乐素养的培养是综合的,是长期性的,并非一触而就。通过欣赏、感染、带动,才能不断提升孩子的主体能动性,达到培养的目的。让孩子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更重要。作为从小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设置的内涵,恰当把握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着手点,用不同有趣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小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能够主动去探究、学习音乐才是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