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课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1 00:44:48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课题研究
新疆伊宁市第一小学    高俊英
 
批注式阅读的定义: 课文批注就是边读课文边用符号和文字在文章的不同位置记录自己的阅读疑问、阅读心得、阅读收获、阅读评价等。它兼感性的体验、感悟与理性的思辨、评论于一体,是一种较全面,整合度高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方法。 把批注引入阅读课堂,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读书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形成了独立思考、记录思想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在新知识处注一注,在特点处圈一圈,在疑难处点一点,在规律处批一批。
一、批注的方式及分类
1、批注位置:
天头(即眉批)、地脚(即尾批)、行间(即夹批)、旁空 (即旁批)
2:批注形式
(1)符号批注。就是学生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如:用“O”圈出重点字,用“△△△”标出关键词,用“~~~”划出重点句,用“    ?”表示质疑等。
(2)文字批注。即学生用文字形式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问、评论、启迪甚至联想,简明扼要地写在书中空白处,这种批注具有内容具体、表达明确的特点。
二、通过写批注或札记,深化阅读理解
 
 
  1. 教师批注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
教师批注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自己的理解感受, 批注在课文的书眉页侧。教师对课文的批注对于学生也是很好的示范引导。 另外,扎实的文学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是教师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知识底蕴丰富了,批注就会落到实处,在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时才能得心应手,对学生写下的批语进行反馈和评价时才能游刃有余。
  • 学生批注
  1. 、课前预习批注。眉批。就是批注的内容写在书中“天头”的位置,内容一般是针对课题质疑或对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了解等,能有效地调动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课文。如一学生在观潮一课的“天头”位置就有过这样的批注:“这‘潮’指的即是钱塘江大潮,文人苏东坡就曾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诗句!”
  2. 、课中专题批注。夹批:批注的内容写在字里行间,即文字之间空白处,一般是针对课文中的字、词、句及标点作圈点勾画或简略的文字点评。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丛的村落“我想他一定是游侠吧!你看他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他不断的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学生批注:把小甲虫比喻成“游侠”看出小甲虫的英勇、潇洒、勇往直前。)  课文穷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批注:雪上加霜  火上浇油)是他来了?……(紧张  担忧)不,还没来!……(放松,舒一口气。)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自责 , 恨自己鲁莽。)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心甘情愿)恩,揍我一顿也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桑娜善良、淳朴,有金子般的心灵)旁批。批注的内容写在课文段落的旁边留白处,一般针对段落内容、层次结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或段落中的精彩语句作批注,多则洋洋洒洒上千字,少则寥寥数语三两句,甚至一个“好”字,一个“妙” 亦可,真正体现“言为心声”。例如6怀念母亲“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批注:这种思念,就象一颗哈里波特中的比比多味豆,各种味道蕴含着一种不可言状 的美味,一种混在一起的情感,其实都是为了爱。(徐友汇)  离开家乡来到国外,心里空荡荡的,想起了家乡却不能回到家乡心里有点酸楚感。但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在心里,心中的甜蜜感有油然而生,就和食盐,辣面、糖和在一起的感觉一样。(马悦彤)12用心去倾听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个世界去歌唱。”批注:这两段是前后照应。苏珊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乐观向上、向往美好的愿望没有改变。
(3)、课后拓展文本写批注。 就是在课文的篇末写下的批注。一般是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篇章结构、思想情感等进行归纳、评议、补充和深化的批注。例如山中访友 学生针对全文进行批注:首先此文中多处用了拟人手法,与文中的“友”相印,还有作者在文中的所闻、所想、所感,可以看出作者对山林的小公民的造访,看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山林,尊重一切生命。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