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英语论文 >
小学生课堂评价探索    发布时间:2019-03-22 10:23:14
小学生课堂评价探索
福海县第二小学  张炜
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改实验教学研究的深入,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许多改变,焕发出人文气息,冷面孔少了,简单、粗暴,甚至随意挖苦就更少了。但是,也随之出现了诸多弊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利性很强,过分强调评价的甑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或者当场的学习效果,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教学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不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改革传统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呢? 
一、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指导思想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还是认知水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这个角度来分析,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学生时,不搞一刀切,不排队不排名次,不分优劣等级,应该以学生成绩为本,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这名学生就是取得了成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跳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二、以发展为核心,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包括个人发展、个人激励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持久动力。当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被尊重,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起学习与发展的动机。作为课堂学习者,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学生个体最主要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评价,在集体的目标范围之内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发挥自己的潜能,掌握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前途,决定和实现自己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自我创造和提高。因此,当前的教学评价改革应“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生存价值和学业发展价值,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和不断前进的动力,获得资助,从而提高学业水平,得到适当的发展。教师应以人性化的态度对待学生,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需要、选择、人格等,和学生对话、沟通,相互理解和协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发挥主体积极性,主动参与评价过程;更多的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体验自身价值机会,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最好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工具,而不只是评等、分类的工具。 
三、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 、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句名言这样说到: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多彩的世界。在孩子每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乐学、愿学。
 1、改变课堂用语 ①当学生发言正确时,应使用“即时评价”肯定他的成绩 “即时评价”能及时地将学生正确的信息、探索的成果反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其他同学用掌声夸奖他;或是告诉他: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你的进步很大;或是对他点头赞许——用激励性的语言、行动充分肯定他的成绩。 ②当学生发言不够准确、语言缺乏逻辑时,应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延时评价”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有时间,有余地重新组织语言,扩展思路,实现再思考、再创造。这时,我们应带着肯定的眼神看着学生,耐心地引导他把话说完:请你接着往下说好吗?请你再想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美好的创新灵感。 ③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应妥善运用“包容性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包容性评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探索的兴趣。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安慰他,肯定他爱动脑筋,鼓励他再思考,甚至可以鼓动全班小朋友学习他那种敢想敢为的精神。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平等、尊重,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增强,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学生平等对话,及时肯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每一处闪光点,在这种平等、尊重的理念下,学生思维的触角才会多角度地伸展,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总而言之,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并且正确地运用评价语言,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让我们对孩子“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吧,这样就一定会让课堂教学更显魅力!
 2、突出奖励机制 由于学前教育存在差异,学生入学后的发展存在着差异,一部分学生已体现出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如何使这些学习上走在前列的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励学习后进的学生向他们看齐,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①口头奖励 当学生发言很精彩时,除了老师充分肯定以外,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等;还可以鼓动学生向他祝贺,如:掌声送给他,让全班同学向他鼓掌祝贺;或全班同学对他竖起大拇指说:棒、棒、棒、你真棒!英语课上,孩子们还用英语祝贺:good、good、very  good!;或是自己夸赞自己:棒、棒、棒,我最棒! ②感官刺激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评比的办法,如:在黑板上画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上花篮,再贴上五颜六色的花,或画上孩子们喜爱的水果、动物图案等。再比如一些美术老师,在每次上课之初,都要把上节课选出的作品进行展览,来促进孩子们互相学习。 ③实物奖励 如语文课上广泛采用的给孩子们送老师亲手剪的红花、苹果、枫叶、卡通图案,甚至生字卡片等,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再比如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采用的在作业本、教科书上盖五星、盖红花的方式,奖励孩子们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 ④充分运用体态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调动无意识的有效手段,充分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暗示。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与之握握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地利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效地促进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前进,有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即时性优势和激励作用。
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小学阶段是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迅速发展,大脑对各种刺激都很敏感,模仿性、可塑性很强。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抓住契机、创设情景,相机诱导,萌动儿童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客观评价学生的行为,为学生自我评价做好示范。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就应该尽量避免那种对儿童高标准、严要求式的评价。比如,有的老师对表现差的学生,不是冷静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差的原因或指出改正的措施,而是运用对比方法,即把他们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比较,责备其是坏孩子,这样会使学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失去学好的信心。因此,老师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学生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指出他们应向班上的哪些同学学习,多些正确引导,少些批评责备。不要一见学生做错事,就一句话“就你不好”。指明做对了要坚持,那件事无意中发生的,下次要注意,这样的评价既客观、公正,又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老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是使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从中也学会客观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他们今后自我评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我们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师评价,更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来评价。因为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有利于增强评价的亲和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①自我评价 即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行为导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一方面,小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极少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认识往往只局限于具体行为,如他们常说:“我懂事”、“我好”、“他打人了”等话,老师可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懂得一些道理,提高其认识自己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启迪学生树立良好自我评价的意识。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相对于自我评价的依赖性而言的,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老师和父母的评价,因此老师应对学生有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对自己较为正确的评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这样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使之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阻碍学生正常的发展,因此老师应注意倾听学生委屈的申诉或反驳,耐心地分析和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逆反情绪。同时老师还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和不足,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如一次自由活动时,一女学生哭着向老师告状说一男生打她。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评了那打人的男生,男生对此很不服气,后来老师了解到,原来那女生故意把男生文具盒推在地上,男生只是顺手推了她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及时向学生承认自己没有弄清楚原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对学生在评价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和概念,老师应及时地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评价水平能力的形成。
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发展下的“能学”,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如作业做完以后,请你给自己评一评,你觉得自己做得很认真的,请你给自己的作业本上画五星;你觉得哪个字写得最漂亮,请你在那个字下面加一面小红旗。再如一些数学老师使用的上课情况评价表:对学生在课前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合作学习、认真书写等行为,每节课进行自我评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努力的方向。②小组协作评价 小组协作是以“小组合作”为切入点,实现不同层面的变革和优化。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组,采用小组讨论、辩论、交流等形式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他以小组学习为突破口,引发各个教学层面的变革。如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索;强化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使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环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语文课上采用的:小组评一评,谁读得最有感情?谁把这幅图说得最完整?谁的声音最宏亮?或是:你帮助小组内的哪个小朋友解决了问题?你告诉了小组哪些想法?这些生字小组的成员都学会了吗?------让小组的成员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促进性的互动,不断交流、合作,提高学习的成效。 ③集体参与式典型活动评价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交流、表达等探索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体参与能调动集体的智慧,使知识体系更完整、更深入,学生对文本中反映的材料有了新的看法,可以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教学效果。如语文教学中的表演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演、自导课本剧,让大面积的学生甚至全体学生参与评议、创作,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中,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四、加强课堂习惯的评价
良好课堂习惯的养成,是完成学习过程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改掉陋习,还有助于发展班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形象性情绪体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虽是老生常谈,却不无道理。在教学中,应坚持正面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向发展全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习,激发学生模仿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以“情”为线索,使学生“行”动,学生的良好行为就会水到渠成。在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ΧΧ的小耳朵真灵,听得可认真了;ΧΧ能管住自己的小手,老师喜欢他;ΧΧ小组最有精神,老师要给他们加一面小红旗;ΧΧ真有礼貌,同学发言时,他不打断别人的谈话;ΧΧ的声音真宏亮……老师温馨的话语像春风拂过孩子们的脸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看似在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实则在为其他孩子做行为导向,树立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有一句话说得好: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此举既赞扬了那些课堂习惯好的孩子,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获得了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深深地激起了那些学习后进的孩子模仿的愿望,使他们获得了自主学习、自我促进的情绪体验。因此,利用榜样的力量,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会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向别的孩子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2、尊重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不可否认,由于家庭教育存在差异,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己的要求程度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我深深感到:要给那些上进心强、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找优点,激励他们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是不难的。难的是为那些学习习惯较差、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孩子找优点。因为他们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又往往被老师忽略,老师对他们当然批评、指责多于表扬、赞许;而这种批评和指责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行为常常起到负强化的作用,有时候是越指责错误越多。实验证明,表扬和批评都能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表扬和批评运用的次数对学生的动机的激发效果而言,表扬则应适当地多用。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对表扬的反应更积极,因为他们要想得到表扬太难。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更应对那些好动的孩子寄予希指导他们的行为。因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不仅可由内驱力来激起,更可由外在刺激引起。老师的鼓励和引导是趋使学生接近学习目标的动机,能让学生努力克服行为障碍,把老师的希望转变为自身的愿望,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最终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自我提高学习的内驱力,改变学习的不良行为。 总之,课堂评价只有内化为学生所接受,老师所选用的评价标准只有为学生所认同,评价才有意义。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评价效应和评价效果,才能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课堂探究小学英语综合实践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