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13 11:27:4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小学英语赛课中教师肢体语言研究
A Study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Competition
in Primary Schools
系(部): 外语系 指导教师:
班级: 10英语5班 学生姓名: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当中承担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了掌握这一门语言,也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英语教师各用奇招,各种针对英语教学的研究也是步步深入。各地开展了英语赛课、英语课程研讨活动,英语课更加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母语负迁移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学好英语并不容易。这也更促进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在上好英语课的过程中,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教师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Hall,1959)优秀的课堂总能处处见到教师赋予意义的丰富的肢体语言,而在小学英语赛课中,肢体语言更是让课堂变得充实,丰满。因此,本文以较权威的小学英语赛课中教师使用的肢体语言为窗口来研究教师肢体语言,期待为更多小学教师准备赛课及丰富自己的常规英语课堂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肢体语言应用于教育历史悠久。四百多年前,法国聋哑教育家德佩雷神父为了表达的需要创造发明了手语,并且将手势语运用于教育当中。1887年,美国梅耐德夫人在中国山东创办学校,她采用口语教学,出版一套用贝利字母编辑的启音初级读本。这类教育中肢体语言的应用被广大教育界人士所关注,认为肢体语言在外国语言的教育方面可以起到辅助作用。Cooper(1988)更是肯定了肢体语言的积极作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而Harmer(2000)提出“肢体语言看起来像哑语,但是它与英语单词,短语,句子和文章相联系的时候,它便立即活了起来。”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提倡"Learning by doing"(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刘鸿雁,2010)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提出了全身反应教学法,即现代英语教学法中流行的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它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孙敏,2013)这些理论对现代英语教学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学者有关教师课堂肢体语言的研究主要是肢体语言的使用及其功能意义的相关理论,以及肢体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差异及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李振村(2011)阐述了人的身体语言有哪些,并指出了其重要性;杨华(2002)通过对身势语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作“异”“同”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学习身势语文化内涵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然而在小学英语竞赛课过程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英语赛课中教师上课过程的记录、述评、分析,比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努力方向——“江苏省2007‘杏坛杯’优质课(小学英语)评比活动”述评(龚海平,2007)。但是很少有人研究赛课中教师使用的肢体语言,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较权威的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中的9位教师使用的肢体语言进行记录、分析,并得出相关优化课堂的建议。期待为更多小学教师准备赛课及丰富自己的常规英语课堂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主要内容与预期目的:
1、主要内容:本文一方面针对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这一教学方法,对其功能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另一方面以国内较权威的小学英语竞赛课(第四、五、六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为窗口,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甄选出较典型的9位优秀教师的赛课视频,对其在赛课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停顿、手势、姿态等)及使用频率进行记录分析,最后总结出赛课过程中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习经历,提出相应的创新课堂,优化课堂的策略。
2、预期目的:其一,希望本文能促进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更为恰当的应用,同时促使更多的国内外学者更多地关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更多创新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之中。其二,希望通过本文归纳和分析典型的小学英语竞赛课之中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情况,为更多小学英语老师提升课堂,优化课堂,创造更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实现英语的活学活用及教师本身准备赛课提供参考,将赛课中的精益求精精神用于常规教学之中,丰富课堂,精细课堂。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本研究将首先针对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这一教学方法,对其功能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然后对教师赛课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肢体语言及使用频率进行记录分析,最后总结出赛课过程中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情况,以期提出创新课堂、优化课堂的策略。
2、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和导师及同学采集各种关于肢体语言论文的数据,进行比较、讨论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观察法,主要是详细记录甄选出的9位优秀教师在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上的肢体语言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优化课堂的建议。
五、进度安排:
2013年6月26日—2014年2月16日 搜集资料、构思、撰写论文写作提纲
2014年2月17日—2014年2月23日 完成论文开题,撰写开题报告
2014年2月24日—2013年3月16日 在老师指导下,查阅资料,深入研究完成论文初稿
2014年3月17日—2014年3月30日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完成论文二稿
2014年3月31日—2014年4月13日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完成论文三稿
2014年4月14日—2014年4月27日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定成绩
2014年4月28日—2014年5月4日 完成论文答辩、论文定稿、评定论文最终成绩
六、论文提纲: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小学英语竞赛课的历史与国内现状
2.2 国内外对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肢体语言现象的研究
第三章 小学英语赛课中关于肢体语言的观察研究
3.1 观察的问题
3.2 观察的对象
3.3 观察的工具
3.4 观察数据的收集
3.5 观察数据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研究结果与讨论
4.2 对小学英语教师优化课堂的建议
第五章 总结
七、参考文献:
[1]Cooper.Speech Communication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 [M].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s,1981.
[2]Hall,Edward T.The Silent Language [M].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1959.
[3]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Paul Davies.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5]刘鸿雁.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与杂志,2010(7):75—82.
[6]李振村.教师的体态语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7]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6):44—46.
[8]孙敏.浅谈TPR教学法在幼师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 .新课程学习(中),2013(7):7. |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年 月 日 |
教研室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
系(部)审批意见:
年 月 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