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初中作文区

高中作文区

 

当前位置: 主页 > 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
【温馨提示】
微信扫描顶部二维码
回复4位数:1010
1011~1016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高考满分作文:直面不自由 发布时间:2019-05-24 23:33:31
高考满分作文:直面不自由(69分)
启蒙运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其间,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观点,倡导自由与平等。正是这场运动激发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甚至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的种种革新。到了现在,几乎人人都认识到了自己有各种自由的权利,并且积极地选择自己想要走的人生道路,增加社会的多元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人难道是完全自由的吗?自由的限度又在哪里?我们固然能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可我们选择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过好人生,用小的自由来实现最大的不自由。
人不自由的原因或许有两点。首先就是我们承担的责任。萨特说过,人必定是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我们没有要求来到这个世界上,凡是自由的,就要为自己一切的行为负责,承担责任无疑是不易的,就像穿过沙漠,各人的方法道路或许不同,但终究无人得以逃脱。其次,人的不自由还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往大了说,人终有一死,且在生命中不会一帆风顺,这些都是个人无力控制的。往小了说,我们的家庭也是生来就既定了的,或贫或富,或高尚或卑微,对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他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穿越“沙漠”。
这样想来,人的引以为傲的“自由”实在是太渺小了,甘地领导了印度独立革命,为的是什么?让几亿人能真切地体会到自然的人有多不自由吗?当然不是,我们对“自由”的争取,对自由的珍视,别有一番意义在其中,因为即使人终有一死,即使有无限的沙漠必须穿越,他在其中作出过了不小的努力,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到,即使他常常觉得身边是无尽的黑暗,他也不孤独,不绝望。因为生活就像一股激流,开辟他的道路,穿过乱山碎石之间,人的力量固然无法胜天,那又为什么一定要“胜天”呢?对生活充满热情,对自由加以珍视,便能创造出自己的“激流”,对“不自由”的困难悲剧化作自由的积极“搏斗”。史铁生写到生死时更有意思,他说,上帝在创造生命时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如果在艰难时想到前面有个长长的假期在等着你,不是会很安慰吗?正是这样对不自由的调侃和直面,使得他在走人生之路时更加乐观,也更加自由。
不自由不是悲剧,而是对自由的注解,使人对自由加一份珍视,加一份热爱。直面不自由,才能理解生命的真谛。
 
得分 69
高分启示:本文跌宕起伏,思考深邃,写作素材运用自如。
文章开篇从自由落笔,历数自由思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然后笔锋一转,突破常态思维,指出人们追寻的自由的实质:用小的自由来实现最大的不自由。进而分析人们不自由的两点原因——我们承担的责任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并不意味人们会就此消沉,作者娴熟地运用有关甘地、巴金、史铁生的三段材料,论证了正是人们对不自由的正视,也即对自由的珍视,从而理解了生命的真谛,走向更加自由。全文结构严谨,语言畅通。
 
吾行吾道,虽远必至(68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身于沙漠,周遭是波澜起伏的沙海,漫天黄沙高傲地席卷一切,抹平一切来访者的足迹,好像从未有人来过。是振长策疾驰,是亦步亦趋彳亍,是日夜兼程早日穿越,还是且行且思谨慎独步征途,穿越沙漠的道路方式可以自由挑选,但无论如何,你必须穿越。
这是多么大的困境!我们掌握了过程的自由,却又被决定了起点与终点。从眼前的高考,到人生纷至而来的成败、兴衰、荣辱皆只可尽人事以面对,不可期天意而逃避,甚至整个人生,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难免生死人灭,穿越人生这片沙漠,我们向死而生。
然而,我们却被上帝赋予了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道路的权力。我梦见过西西弗斯,他受天惩,推石至山顶却终将滑落,但就在他徒劳无获走下山时,他却给我欣赏他信手捕捉的一叶蝴蝶。这里蕴藏着人类全部的幸福。客观上,我们必须同唐僧一般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修其正果,必须直面人世的不公,社会的阴暗,生命的困顿,在天不在我。主观上,是卑贱的生存哲学,还是高扬的生命意志,则在我不在天。在穿越沙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沉吟,有所深思,有所经历,有所创造,有所使命,有所理想,有所践行,有所超越,即便是撞向铁幕的鸡蛋,也能有其价值。
孔子以木车的激情穿越沙漠,他不是不知道乱世春秋一切已不可为,但他仍怀着古典的崇高勇往直前;老子以老牛的散淡穿越沙漠,他深知无法唤醒甜寐于月光流转的苍生,仍旧以牧笛吹起晚岚。张载说:“士人臣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却认为,只要是心怀着慧(惠)世济世之心,纵对黑暗之时局一无所念,却也不怍于父母授来的身体发肤,方孝孺深知其对燕王铮亮佩剑的弱小,却仍旧傲然于君王前玉碎,决不伏身于残暴下瓦全,他难以不选择失败的结局,但却用选择穿越沙漠道路和方式的仅有的自由向历史交了答卷。
行走在天地间,我们都是旅行着的陌生人,从远方来,到远方去,天下无处不为逆旅,人世无所不为考验,但,作为这宇宙的朝拜者,我们在不自由中仍有过程和态度的自由。我们仍可在黑暗中保有那宝贵的尊严。
祸福贫贵,天作主,我说了不算。
一身正气,我作主,天说了不算。
 
得分 68
高分启示:本文语言工整,辞藻丰富,颇具文采。
文章引用诗句,起笔造境,仿佛置身于沙漠,接着紧扣材料,点出人生的自由与不自由处。接着以西西弗斯命运为起点,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阐述“在天不在我”与“在我不在天”,揭示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人生的道理。然后运用材料、信手拈来,以孔子、老子、张载和方孝孺的经历来印证。结尾戛然,掷地有声:面临人生的自由与不自由,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何等重要!强有力地向世人告白“一身正气,我作主”!
 
沙漠即在前方(68分)
眼前是黄沙弥漫,身后是退无可退,唯一的选择就是穿越沙漠。当然,你可以自由选择穿越的方式和道路。
这就是如今我们每个人的写照,人生只有往前这一个选择,唯一机动的是各人穿过人生这片沙漠的途径与方法。即以非自由之身拥有自由的选择,这是社会的法则。
放大了说人生也好,放小了说一段比赛也好,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不自由”,如规则,如规律。规则不可违,规律不可破。若是人生想退便退,随时可回到十八年华重做人生重要抉择,那这个世界岂不乱了套?这就是规律。若是赛跑途中由火箭送至终点的“第一名”也算冠军,这本来人类体能的竞赛还有何意义?这就是规则。
这样的“不自由”让我们及我们所在的社会更有序更公平,以更好地实现接下来的“自由”。是的,我们依然拥有自由,当你做人生抉择时,没有人规定你的抉择是什么;当你面对苦难时,更没有人教你该如何度过;当你面对辉煌时,没有人告诉你该如何处理。
苦难如文革十年,如何度过?才华横溢的女画家周炼霞文革时被迫害一只眼瞎,便托人刻了两枚章,一枚上写着“一目了然”,如此调侃,如此励志,她是这样度过了文革。而大作家老舍却不堪折磨抱石投湖自尽,如此惋惜,如此可叹,他是这样度过了文革,也提前度过了人生。文革就好比必经的沙漠,二人身处其位已无可选择,而方式却可变,苦难如斯又如何呢?挺一挺笑着便过来了,过来之后便得以颐养天年,九十多岁才去世。软一软哭着也过去了,提前过去,却仍是一个昏暗的结尾。
这儿的“自由”,便决定了当你穿过沙漠时看到的是一片可爱的绿洲,还是因怕吃苦走短路而看到的另一片更黑更干的沙漠。
当然人生也并非只有“苦难”这个沙漠,辉煌也是沙漠,你是如司马光一般淡然处之并写下训俭示康以提醒后辈,还是如现如今的高官一般大肆炫耀落得“双规”下场?天生聪慧也是沙漠,你是如曾经的科大少年班的“神童”们一样终归于默默无闻,还是像十三岁上清华的“范书恺”一样拥有才智的同时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与处事能力,前景光明?
方式也好,道路也罢,这“不自由”中的“自由”却决定了你最终的结果。
我说我并不想要自由,此话不假,因为有些“不自由”保证了我的权利及义务更好地施行;我说我想要自由,此话当真,因为这些“自由”也决定了我的人生。
沙漠即在眼前,非自由之身的人们啊,抓紧手中的自由的权利,向前穿过沙漠吧!
 
得分 68
高分启示:本文语言辩证,思路清晰,理解深辟蹊径。
开篇对材料阐释如同水乳,自然而又深入地道出了社会生存的法则:以非自由之身拥有自由的选择。然后从小如规则、大到规律两方面揭示“不自由”的常态。籍此,作者又通过周炼霞和老舍两个事例,深入论述人们如何选择度过常态。最后拓开笔端,表明人生除了“苦难”之外,“辉煌”与“聪慧”都有可能是沙漠,思维广度上胜人一筹。文章材料较为充实,只老舍例的分析略有瑕疵。
 
自由的囚徒(65分)
少时,父母常让我尊敬爷爷,因为他是一位退伍军人。仅此原因自然难以说服我。我更多将敬意流于表面,未曾刻入心头。
懂事后,见爷爷的时间少了。我也放下担子,因不必佯装尊敬而舒心许多。深刻的沟通随着我的长大,愈来愈少。
高中后,时常困顿。学业负担重;初中好友疏远;与新学校格格不入。长大看似更加自由,实则成长中的我似在沙漠中穿行,时刻被流沙、狂风、酷热与严寒侵扰,无处可逃。但很可惜,没有别的选择。现实的生活与余华活着中的故事无二,我只有穿越这片沙漠才能或者,青春期的迷茫与不自由感让我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
晚饭后例常下楼取来报纸,却惊喜地在信箱中发现了一封信。上面用苍劲的字体写着“孙儿亲启”。
心中文字我仍记得一些。
“……你与父母谈及你的不自由,我深有体味,我们皆是不自由囚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爷爷曾是哈军工的优秀毕业生,即将踏上无限光明的道路。可孙儿,海军士兵要在船舷上屹立不倒,而我却有先天平足的缺陷。所以我无法成为战场上的士兵,那时于一个从初生开始便梦想上战场的兵来说,是耻辱。”
读到此,似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大概是泪干后的印记。
“……但又怎样呢?我无法逃离这困境,若是逃避,倒真是士兵的耻!我的确不自由地必须突破这困境,穿过这困境,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是自由的囚徒。人生的枷锁无法困住你以至你不可以用他去达到目的。摆脱困境,孙儿,我相信你勿做弱者!”
爷爷后来做了地图海图测绘工作,也算以别样方法突破了困境。
读罢信件的我,颇有感触,也心生敬意。但我不认为那是如同我所经历的一样无边的沙漠。我甚至自大地认为,我的无奈与不自由,胜过爷爷的故事。我试图穿越沙漠却没有方法,于是我不想再尝试
直到近日,我从父母口中听说爷爷骨折,便去看望他。当他解开绑带之后,我惊奇地发现他并不平足。爷爷编了故事来愚弄我!
我气愤地回了家,却在与父亲的争吵中如梦初醒:
爷爷被拒绝仅仅因为出身是地主。
我的惊讶远超愧怍,他的无奈我难以悟透。
之后故事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我也找寻到力量,也正满怀信心地在纸上落笔。
人生伊始,便是囚徒。我们必须选择挣脱。但我们有千种方式争脱,正如千奇百怪的人生路。实则我只有自由,我们也始终自由没有人选择坐着等死,我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请自由地挣脱沉重的枷锁!我,将为我,也为敬爱的爷爷走出沙漠。
 
得分65
高分启示:本文通过叙述故事阐释对自由的思考,构思一波三折,颇能引人入胜。
起笔欲扬先抑,对爷爷可谓貌恭而不心服。但随着事件的发展,爷爷的故事又交织着“我”的经历,使得“我”对爷爷的认识也逐渐产生了曲折的变化。结尾出人意料,道出了爷爷“地主出身”这一宿命,正如人们无法改变的“不自由”,启发自己如何挣脱新环境中迷茫自失的困境。文章以“自由的囚徒”为题,带有队自由的强烈思辩性。
 
独舞者(65分)
你有可能出生在一个并不属于你的时代,有可能你的思想有悖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思想准则,有可能你因受本我意识的冲动而创造了一个新流派……但若你是一位艺术家,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的,还恰巧具备了以上的任一条件,那你周围便已是一片荒野。
只有很少数的艺术家逃脱了这种无人道的遭遇,大多数的经历者即便有少许支持者、密友,他们都只能给予少量宽慰。
自小被宠为神童的莫扎特长大后到处碰壁,因为愚昧的奥地利国王说过:“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需要听指令,能为我们光宗耀祖的奴仆。”莫扎特不得不每天穿着绣金背心,搽着香粉按照皇帝的指令谱写一些轻浮如阉伶歌手法利内尔的女高音的宫廷轻歌剧,还要忍受教主的迫害,因为他有荣誉。最终他忍无可忍的与大教主决裂,离开了这被束缚的国土,挣脱了宫廷,远离了萨尔斯堡。
他以为他终于自由了,可他正面对着更加贫乏荒漠,得罪了主教这意味着他之后生活的永远艰辛,甚至是死亡。
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中提到过“我绝不会再回去,我的人格对于我或对于你都是至上的,我必须穿越荒野,哪怕最后是用我的性命来交换,但是我可以有我自己的选择来追随我的本能灵感。”
他拼命的教学、接活、创作,生活的相当窘迫,柔情的他连到大自然中去寻求慰藉的机遇都很少,他仿佛被与他人隔离开,被迫成为“独创才”。
可他选择将内心的痛苦隐藏,将欢乐与眼泪融合把神坛的歌声传送给热爱他的人们。那是苦难之蚌孕育出来的珍珠,却从不夹杂暴怒与怨愤的迹象。
若不能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无妨。
躲在冷冷清清的病床上的莫扎特喃喃自语道:“……现在,开始夜的咏叹调……”然后轻轻合上了双眼,挣脱了时间的束缚,回到了大天使的身边,而此时,威登歌剧院中金碧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华美艳丽,名流们流光溢彩,魔笛的首演盛况空前。
他才是一颗耀眼的超新星,只是他身处宫廷教会勾连的黑洞,吞没了他那璀璨的明辉,他却以极差的姿态行走在他的白夜中,别人的荒野是他的舞台,而他是一位挑战的独舞者。
乌云试图掩盖太阳的光辉,可那混浊的阴霾却使太阳那远射的光明更加圣洁。
经历的苦难与挫折固然不堪回首,但若为超越者,我愿视其为一场仲夏夜之梦。
 
得分 65
高分启示:文章是一种散文构思,以莫扎特的经历阐释对自由的思考。
文章起笔不凡,一语惊人,点破了坚守独立人格的艺术家的困境。继而叙述莫扎特这位天才音乐家一生追寻自由过程,他决然摆脱精神上的束缚,但很快又落入物质上的枷锁。然而莫扎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不屈服和顽强抗争的精神,这是作者对题目中材料的精准把握。莫扎特的死亡描写地极具特色,文章通过伟大作品演出成功的空前盛况,来反衬音乐家的悄然离世,以乐衬哀,悲剧效果强烈。不难发现充分运用一则素材,使其极致发挥,是本文成功的一大关键。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作文素材】

上一篇:湖北高考作文满分:非厚积无以薄发
下一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点评:我的路我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