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班主任论文 >
班主任论文:班级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9-03-29 14:12:29

班主任论文:班级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之我见

一、班级后进生的界定、分类、基本特征、性质及其影响。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学生是构成班级的主体,根据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性格、品行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可把构成班级主体的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其中,下层学生是指班级中一部分在学习成绩、思想品行中某一方面或两个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一般称之为后进生。据此可将后进生分为三类:(一)是学习后进生,即在学习方面由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因生理、心理因素或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原因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落后,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二)是思想品行后进生,即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品德低下,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外显在行为上会经常出现违纪、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三)是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双差的后进生,此类后进生的是非观念偏颇大,对学习满不在乎,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若按后进生的行为表现也可将后进生划分为:情感动机型、性格孤僻型、自卑失落型、方法不当型、家庭不睦型及复合型。不管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后进生,他们都具有: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坚韧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佳等表征;但一些后进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后进生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才能。
    二、根据上述后进生的特征深入分析研究后进生的成因: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助于优化班级学风、班风,易于教学、便于管理,可以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成绩,可以挽救和改变一部分学生的命运。因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家庭、学校、教师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根据后进生的特征深入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后进生的成因包含多方面的因素:
    (一)、自身的因素: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外显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欢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点小挫折就一厥不振,自暴自弃。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二)、家庭的因素: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必然要从家庭着手。
    1、家庭中的主观因素:有的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家长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宽严失度;还有一部分家长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性,论为后进生。
    2、家庭中的客观因素: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历经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家庭稳固程度逐渐下降,父母不和,甚至离异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变成单亲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强烈反差,使孩子的心灵受创,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而沦为后进生。
    (三)、学校的因素:
    1、学校环境的因素: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班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并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后进生。
    2、教师的因素: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违反“一致和真诚”的教育原则,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体谅;甚至动辄训斥、挖苦、嘲讽、体罚,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因受胁迫、恐吓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最后沦为后进生。
(四)、社会的因素:改革的大潮中,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一些市场主体(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法经营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加上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同时社会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暴力录像影视片等不良文化作品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基于上述主客观原因,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及表征的后进生,从而使整个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艰巨。
    三、后进生转化的对策:
    (一)后进生转化的理论基础:
    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就像医生要治疗病人一样,首先要认真诊断,了解后进生的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诊断就是研究,研究后进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形成原因、类型、特征及其表现,充分了解后进生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和交友状况,摸清其底细、,然后采取一定措施逐步清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由此可知,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具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一些转化技巧;才能更好更有效、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心理基础: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护,但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目标难以达到家长、教师的期望、要求,因而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所以大多数后进生在心理上都存在较强的自卑感,久而久之,产生了逆反心理,导致他们拒绝学校与教师的一切正确教育,自暴自弃,干居下游。因此教师要以赤诚的之心去关爱后进生。爱是转化后进生的起点,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后进生是帮助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后进生最缺乏关爱、最想得到信任。作为教育者,教师因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运用慈母般的情怀爱护每一个后进生,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用热情去融化那颗冰冷的心,感化他们。再此基础上,教师要尊重维护后进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启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融入集体,与班级同学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后进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有效地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和戒备心理,促使他们和老师坦诚相待,放心地交流沟通,用爱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使他们恢复自尊与理智,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与勇气,从而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逐渐转变成为大家期待的好学生。
    2、思想基础: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后进生的反复性。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要他们在短期内完全改掉,那是不可能的事,可见,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后进生的反复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耐性、要抓紧、抓反复、积极引导,做到耐心、细心、有恒心,不要因他再次犯错,就对他丧失信心,决定放弃,如果这样我们以前对他所做的工作,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白费。对于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应给予宽容。但决非纵容,一定要跟紧并加以指正,提出严格要求,一点一点的促使进步,直到改正。针对成绩差的后进生,更需要有耐性,分阶段、有步骤地常为他立志,帮他树立信心,只要能激起他的一点儿学习兴趣,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切记莫用正常的水平要求他,更不能用语言来损他,才不会伤到他的自尊心;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一定会有质变的一天。
    2 、家庭配合: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应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应主动加强家校联系,要求父母的思想与学校的想法一致,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传达给家长,叮嘱家庭一定要配合学校的教育转化工作。做学生工作也要以说理为主、少骂、不训话、多鼓励、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严格要求,让学生感爱到家长的关心,以及家庭的温暖,这样有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双管齐下的强大教育力量,转化效果会更明显。切忌望子成龙心切,急于求成,看到自己子女离自己的期望差距甚远,就用言行刺激孩子,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增加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难度。
    除外,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善于运用一些基本的技巧:
2、转化技巧:
    (1)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团结、友爱、平等、积极的班级氛围,为后进生创造积极进取的环境。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调动集体的力量带动全体同学的进步,激发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这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优秀学生的需要,更是后进生的需要。作为班主任,首先不能歧视后进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团结友爱,搞好同学关系,特别是与后进同学的关系,积极倡导鼓励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结对子,帮助同学进步,在宿舍安排上,注意成绩的搭配;在座次排位上注意好差结合;充分重视学生的性格互补;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和位置;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
    (2)教师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因而我们可以把总体的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的要求,让他们容易达到,去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树立信心。分阶段、有步骤地转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3)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和特长,加以利用。运用赏识教育,有意识地在班级、学校、家庭给他们创造有利于他们施展特长的环境,鼓励他们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潜能、特长发挥出来,得到别人的肯定,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从而自觉地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4)教师处理后进生的错误时要善于运用“冷处理”与“热处理”的方式。“冷处理”就是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有时引而不发,视而不见,故意冷淡,稍后再处置。“热处理”就是对班级中发生某种事件或矛盾,要触机而发,及时补救。善于运用“冷处理”与“热处理”的方式就是要控制火候、把握分寸、择机而发,即要适度。教师要明确“冷”与“热”是相对的,是动态的,选择“冷处理” 还是“热处理”,必须因人、因时、因事而定。
    (5)教师要用自身树立榜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后进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激起学生模仿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比语言教育更深刻。如果教师不思进取、怨天尤人,整天愁眉苦脸,对工作不负责任,学生会觉得他很虚伪、不诚实,从而对他的说教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说到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苏霍姆林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学生在他的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能转化为信念。
    (6)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后进生。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尊重爱护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坚持鼓励表扬,正面教育,但要注意适时、适度,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坚信他们在爱的关怀中定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论班主任的治班与管理之道
下一篇:班主任论文:巧用“连坐法”,民主管理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