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德育论文:加强班级建设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05 15:02:08
高中德育论文:加强班级建设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
摘要: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那我们如何在我们的集体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呢?我们需要更好的进行班集体的建设,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班级建设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即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整,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施主体教育,而主体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自我教育。
如何实现自我教育?怎样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呢?我想,如果一个学生有正确的是非标准,并能自觉地用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做到自我监督;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在进步时不骄傲,增强信心,并制定更高目标向前迈进;落后时不气馁,客观分析内因和外因,保持自信,继续努力,总之,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做到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对老师的要求,班级活动及考试、升学的压力,有兴趣、有愿望、有信心去尝试,去努力,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就能有所收获;并能把这些当成机会,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主动做到自我完善,那么他就实现了自我教育,就成为一个自主的人,能动的人,当然他的人生便会放射出光彩。
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教育,即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并充分相信自己,目标明确地生活。
一个学生对自己的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精神状态和对自己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自我教育程度高的学生,表现出活力、朝气、自信心和进取心,他们目标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愿意去尝试,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灰心泄气。而自我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则表现为缺乏目标,随心所欲。他们对新鲜事物没有太多好奇心,去尝试、探索的意愿不强烈,在学习中容易形成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取得的成绩,或认为是偶然现象而否定自己的努力;或盲目乐观,表现为停滞不前。遇到成绩下降等挫折,他或者接受现状,甘心落后;或者失去信心,萎靡不振。自我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及考试、升学等看作是负责,以不得不做的心理去完成,压制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自己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进程。
事实证明,自我教育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间差异的根源所在,所以,帮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应成为教育过程中格外注意的方面。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一个人的成长与其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除家庭外,社会、学校、班集体,都是学生每天接触的环境,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相比之下,学生与其班集体的接触最直接,时间也最长。所以,从班级建设入手,该是帮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必经之路。
一、创造宽松的班级氛围以促进自我教育环境的形成
一个人要想正确认识自己,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在这当中,犯错是难免的,或者说是必然的,这就要求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具有宽松的气氛,允许他们探索和实践,在探索实践中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允许他们犯错和改错,在犯错和改错中辨别是非,体验生活的真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班集体中的宽松气氛,主要指同学间所建立的良好关系,在班级建设中,一定要注意形成团结、协作、宽容的同学关系,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创造良好环境。
首先,良好的同学关系,来自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特别注意给学生以民主的态度,对学生平等尊重,在学习和工作中,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积极的思维;对不良习气不姑息迁就,但对事不对人。这些态度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为学生间友爱关系的建立树立了榜样。
另外,对同学间的不良关系要给予及时的纠正。在班级里,难免出现不正确的同学关系,如一个同学回答问题正确得到老师的肯定,却被某些同学说成是“蒙的”,一个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若不正确,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等等。这些现象如不制止,蔓延为一种风气,将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不敢做,不敢表现,抵制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行动,因而要及时纠正和指导,使学生对此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二、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促使自我教育意识的形成
雷锋说过:“一朵鲜花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春色满园”是一个班集体的理想状态,即每个同学都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并不断发挥各自的长处,这样的集体才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我们的教育中,除学习成绩好和为集体工作好被量化肯定之外,学生的其他优点很少被郑重肯定。一个学生缺点再多,也一定有许多优点,而一个人的优点,是他自信的源泉,奋进的起跑器,所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对自己的肯定,首先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所以在班级建设中,教师应本着素质教育的原则,面向全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细微的长处,给予足够的正面肯定,并且要让全班同学知道这种肯定。如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的学生,在学习的不同方面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态度端正,刻苦用功,善用方法,思维灵活,只是因为不全面而不能取得好成绩。但应首先肯定他们的长处,使他们确信自己完全有学得更好的可能,因而有信心作出新的尝试。又如对待班内工作及班级事务,有的同学积极主动,有的踏实认真,有的细心周到,有的有创新,尤其是一些普通同学在一些小事上所表现出来对集体的关爱,应大大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得到了认可,在班级中是有价值的,其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在得到老师认可的同时,来自同学的认可更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主人意识。所以通过类似于“我们组的骄傲”、“我眼中的同学”等活动,由同学之间评说每个人的优点。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得到来自周围同学的认可,同时也学会了客观评价别人和诚恳地学习别人的优点,使他们都感到,在某一方面,自己是别人的榜样,在许多方面,周围有自己可学的榜样,对自我教育程度的提高极为有益。
当然得到口头认可只是一个方面,教师还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班里各负其责,为他们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例如: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每节课间的卫生监督员,细心周到的同学负责收钱,心直口快的同学组成班干部监督小组等。通过以上途径,加快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进程。
三、用集体的力量催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有些要求适合正面直接提出,但有的要求可以通过班级建设中的不同形式,用集体的力量变为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会对学生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职能。
班干部是学生的代表,学生的意愿可以由他们反映出来,所以,对于学校、老师的要求,可先渗透给他们,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教育,再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组织学生。班干部与教师之间角色的差异,决定了学生的自主自治和自我管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消除和减弱由于被要求而产生的压力感和逆反心理,使被动转化为主动。
2、用开放的态度对待有分歧的问题。
对于学生一些根深蒂固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只提出正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没有达成共识的时候要求学生必须如何做,就等于强加给他们,定会引起不满,即使迫于老师的权威,表面不敢发作,内心的隔阂会使教育效果锐减,若教师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老师的任何要求一概排斥,使教育流于形式。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可以避其锋芒,通过班会等形式进行讨论,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再针对他们观点中不正确、不完善之处,有的放矢的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容易切中要害,使学生接受。学生把以前不能接受的观点,纳入自己思想,成为自己世界观的一部分,教育的作用便由此得到体现。
班级的作用应该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以班级建设为途径,达到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是学生成功的起点,也是学生成为自主的人,能动的人的必经之路,而通过班级建设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作用是其它途径不能取代的,所以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