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08 10:55:56
高中音乐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王桂双  河北乐亭汀流河高中
 
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如何做到将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两者相统一、相融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这一课题,本人结合十几年来的音乐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一己之见。
  • 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与德育教育存在着紧密地联系,又有自身固有的特点。音乐教育的特点或本质就是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目的。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弘扬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熟悉、热爱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教学目标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有很多是一致和相互促进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一方面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又使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进一步提升精神境界。中学时代是学生一生一个非常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不但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期,而且是世界观培养和形成的时期。成年后对于善恶美丑的判别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价值观趋向的形成。在这一方面,音乐教育对人的精神的潜移默化,有时候比政治思想教育来得更加深刻和直接。例如:当我带领学生欣赏祖国颂、保卫黄河等这些歌曲作品时,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进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教学中
音乐教育具有唤醒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目的。所以我们音乐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弹、唱、识谱上,而要将德育教育穿插、渗透其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做到教书育人。
(一)、审美情感的培养。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是作用于情感领域的教育活动。它能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欣赏、演唱等过程中沟通审美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审美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它能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及节假日、艺术节等活动的具体参与,而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之上,培养学生美感的形成。审美情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感知音乐的美,才会被音乐所陶醉,才会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在众多的音乐教育内容之中,发挥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从美的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及表现力的目的。例如: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优秀作品的时代美、地域美;感受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美;了解音乐家的创作经历,使学生从他们的人格魅力中感受到性格美的存在;在民族音乐的学习、欣赏中,让学生感知流传至今,几经变迁的民歌、小调所带来的民族之美及器乐曲所创造的意境之美等等。学生在欣赏、学唱及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增长知识,提高了审美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思想情感培养与德育教育的渗透。思想情感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它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其中用音乐来表达、陈述自己的思想,就是人抒发情感的一种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它作为一种能力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潜意识当中,由于学生的潜意识当中都有一种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所以说音乐具有抒发情感的特点。当学生听到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或乐曲时都会表现出兴奋与高兴,而听到一首低沉、悲哀的乐曲时也会出现情绪低落。这说明音乐不但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产生。
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要教、授音乐基本知识外,还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有针对性地强调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真善美。例如:我们在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时,我就把我们中华民族“孝”的优良传统贯穿其中,给学生们讲了黄香扇枕温衾这个故事,让学生们反思一下,我们能够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同时这也是我给学生们布置的课外作业。课后,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了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了一顿饭菜,进而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通过这一课堂,使“孝道”这一优良传统自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样获得的德育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
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单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开设的课外兴趣小组、特长培训等不同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它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音乐课外活动包括合唱训练、舞蹈训练和器乐训练三大类,也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最佳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学习之前我们首先要制订出严明的学习纪律,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因为该项活动需要一段周期方能见成效,所以要教育学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图新鲜,要制订阶段学习目标,养成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合唱训练中,特别要求自我和集体的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因为合唱讲究的是整体艺术效果,而不是突出某个人的声音或某一部分,因此队员要树立全局观念,要有整体意识,应把自己的歌声作为整体音乐组成因素,注意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等统一、和谐、均衡和饱满的和声效果。由此可见,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三、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二十一世纪需要全面型、高素质的人才。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也要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有所突破和挖掘,有目的的培养和发展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这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需要。音乐教师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德。我们应摒弃“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要及时、有针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时常需要学生们到网络上查找一些音乐素材和资料。这时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而又不沉迷网络”的问题就凸显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机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原因,针对网络所带来的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外来腐朽文化侵蚀的思想防线,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宣传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其自身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德育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的确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不能缺少的作用。我们要不断挖掘音乐教材多元化的育人内涵,逐步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道德品质高尚、有知识、有能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