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浅论语文教学与美术关系    发布时间:2019-03-26 11:42:49
浅论语文教学与美术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感受   鉴赏   色彩  白描   留白
摘要:学生要提高感受与鉴赏能力,要增强审美能力,要感受艺术之美,要不断提高对古诗文的感受力,离不开基本的美术知识,所以语文课堂引进美术知识十分必要。语文教学与美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融进美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终促进语文教学。美术中的色彩、白描、留白等知识与语文教学互相补充,结合起来会相得益彰。
 
注重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是上好语文课的时代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是百科之母,将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并引进语文课堂,既是上好语文课的时代要求,同时又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感受•鉴赏”侧重感性体验,指向审美能力。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语感,并不断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去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深化热爱祖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情感,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自身的修养。
学生要提高感受与鉴赏能力,要增强审美能力,要感受艺术之美,要不断提高对古诗文的感受力,离不开基本的美术知识,所以语文课堂引进美术知识十分必要。
语文教学与美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融进美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终促进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与色彩。
古代文人们特别钟爱色彩,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境。正因为如此,“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美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要从色彩美来欣赏诗歌,有关色彩的美术知识就不可缺少。七年级美术中就讲到了关于色彩的知识,如冷色调,暖色调,不同的色彩搭配出不同的效果,或对比强烈、气氛热烈、鲜明活泼,或和谐、稳重、清新、高雅。
懂得了什么是冷色调什么是暖色调,更容易理解古诗文的意象,以及诗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这是一首垂钓小诗,通篇以雪白为基本色调,冷色的雪,凄清的气候,显示出垂钓者与周围环境的极不协调与高强度的冲突,诗作以此表现了作者的孤傲人格和政治生活感喟。再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这是一首招饮小诗,、“红”炉,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产生一种亲切而温暖的人情味,仿佛在向客人含笑招手,以酒暖心。色彩的搭配也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不仅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而且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诗人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加了感情的浓度。
关于色彩的美术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如教授韦庄菩萨蛮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水碧于天”“皓腕凝霜雪”是怎样一种美,教授周邦彦苏幕遮时,让学生描画五月荷塘“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澈的水,碧绿的荷叶,红艳的荷花,学生自然进入诗境,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兴趣。
  • 语文教学与白描。
白描原是美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后来成为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作为文学表现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一难点,单纯讲概念抽象而难以理解,如果结合美术知识,讲清楚它的来历,学生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理解起来也会深入浅出。白描作为文学表现手法,运用也十分广泛,在语文教学中处处可见。
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身世的介绍:“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学”、“不会营生”、“好喝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节,以表现人物性格。
 白描手法在诗歌中也有体现,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属于白描,表现出了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再如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精妙传神地写出了江南景美人更美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时,如果结合诗文内容,让有美术专长的学生用铅笔勾勒出人物形象,或景物特征,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白描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更能让学生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提高感受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语文教学与留白。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文学作品中留白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马克吐温的微型小说丈夫的账单,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如果能结合美术中留白的知识,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或许会起到触类旁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留白还可以是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留下想象思考的余地,既避免了先入为主的陈见,又激发了学生的灵感,更能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补充末表达的那部分空白。这样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必然得到锻炼,新课程所要求的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等目标的实现不再是难题。
总之,语文教学与美术关系密切,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如果能把美术知识引进语文课堂,使之与语文教学很好地融合,必然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书目:语文新课程标准
美术(七年级上)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选修)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网络文章)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衔接
下一篇:高考语文试题与英语试题之间的联系与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