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9-08-02 10:28:11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
 
摘要:说话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说话能力较弱的现象,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针对学生说话能力较弱的多方面原因,说话能力的培养要抓好三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说话能力  培养  措施
 
能说会写,口笔兼长,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这已成为标志现代实用人才综合实力的两大基本能力。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及人才管理活动的日益加强和深入,口才这一被誉为与原子弹、美元或电脑同等重要的“现代战略武器”,其传导沟通、交际协调功能愈益显著。不善言谈,拙于表达,“敏于思而讷于言”的人,不能算作合格人才。注重说话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口头实际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同仁的共识。
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言作为人们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广播、录音等设施的普遍使用,使口语得以随时记录、传播和保存。在生活、工作快节奏的今天,那种靠书面语言交流的场合会大大减少,而代之以口头语言。因此,没有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对于造就未来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对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无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从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中来看,说话训练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中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
语文能力这个整体是由听、说、读、写诸要素有机组合而成。它包括理解、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要理解口头语言便要“听”,要理解书面语言便要“读”;要运用口头语言便要“说”,要运用书面语言便要“写”。因此,要运用口头语言,说话能力的培养便不可缺少,它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写也是说,是用笔来说。”因此,听、说、读、写是相通的。它们各有功能,相互促进。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的综合训练效益常常大于片面的和单项的训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忽视不得的。
再进一步说,“听、说、读、写”,“听、说”在先,“读、写”在后。“读”和“写”的培养属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它们始于学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属于语文学习的范畴,它始于社会。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接受“听、说”能力的训练。故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说话”培养,不是指说零碎的话说俏皮的话或者简单的问答。它是指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说两三分钟以上,并且准确、周密、有条理、有头有尾的整段话、整篇话,它们有具体的要求:第一,要把话说得准确、得体,让人听了清楚、无误;第二,要用最少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第三,要重点明确,有头有尾,意思完整,条理分明;第四,要生动优美,符号规范,能够吸引人、感染人。只有这样的说话才能收到语言交际的良好效果。这样的说话能力,也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结构体系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任何的轻视或忽视都是要不得的,而且是不应该的。
其次,说话能力的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众所周知,说话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内部语言(思维)借助于语词,按一定的语法结果快速地转换为外部语言(话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总是边想边说、边说边想,内部思维与口语表达迅速传递,不断交错进行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马克思)。因此,学生在说的时候,不断地把自己本来较模糊紊乱的意识转化为清晰有条理的语言,同时还要不断地注意听者的反馈信息,以便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其思维内容是积极的和亢奋的,远比表现为书面语言的思维频率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和思维训练是同步进行的。说话要边想边说,这就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敏捷,智力的迅速发展。一个思维混乱的人,不可能会说出很有条理的话。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一文中也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个“总枢纽”就会有效地带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叶老的这个见解应当说是十分深刻的。
再次,从课堂教学的特点来看,课堂教学应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生信息交流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的双向交流,学生应有听有说,主动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学生听的不仅是课文的内容和老师的语言,还有同学的意见,这就可以培养听的能力,发表订正性和争论性意见,有利于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意义是重大的。
可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说话能力普遍较低导致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情景:当那些崇拜着簇拥着心中的偶像,希望他(她)发表点真知灼见时,我们不能不为那些心中的偶像的窘态而失望。他们不是额头出汗,讷讷无言,就是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或是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某些国际体坛上很有名气的运动员,他们出色的体育表演与毫无生气的语言表达很难协调起来。这点不能不说是学生时代口语训练不足所造成的。造成普遍忽视说话训练的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教材结构看,缺少可供训练的专门课文。
现今全日制中学语文通用教材编排中,偏重知识的传授,课文或以内容健康、立意高远见长,或以结构精巧、用词冷艳著称,或二者兼而有之。高中课本中文言文约占三分之一,现代文又以鲁迅、朱自清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占绝大多数。这些作品由于时代的特点,有较大
的语言障碍,不便作说话训练的教材,总的看来,缺少了可供说话训练的、贴近学生生活和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由于要完成课时任务,往往无暇顾及说话教学,即使某科任老师意识到说话教学乃语文教学之根本,有意识训练一下学生,也会由于缺乏这一方面的教材,无据可依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招生考试命题忽视了说话内容。
近年中考、高考的题型,只注重词语的运用能力,语法知识掌握的程度,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查。(如近年高考的题型,前35分左右主要考察语音、文字、语法、修辞、文化常识各项基础知识,中间55分主要考查现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后60分考写作)而忽视了说话能力的考查,致使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基础知识的传播和读写能力的训练。这样导致了中学语文教学走入了误区,对语文的根本特征——工具性反而忽视了 。
除此之外,学生主观上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或许有的学校的教师能够排除以上各个因素的干扰,而顺利地进行一系列的说话教学的计划,但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会阻碍它的顺利进行,。比如:有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说话训练完成了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待说话训练的态度不一样,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障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说话训练”情况调查表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                 类别
内容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
项目
 
男生(23人)
 
女生(20人)
 
建    议

 
喜欢、新奇 6 4 78.6%的学生建议老师开始阶段尽量不要叫自己上台说话,先看别人的情况。
既害怕又害羞 12 13
害怕 4 3
讨厌 1 /

 
充分准备 4 5
一般准备 15 14
不准备 4 1
     
这张调查表真实地反应了学生的心情,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对说话训练,学生们是既喜欢又害羞,这一比例占绝大多数,男生占54.5%,女生占65%,这里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女生比男生这个比例反映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状态。接着,教师又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几乎所有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没有进行过这样的训练,感到很新奇,所以很想尝试一下,但是马上又很自然地产生了害羞、害怕的心理——担心自己讲不好,又担心自己失掉“面子”,这种心理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表上发现,在说话训练中,心理状态与准备得充分与否有直接的关系,男生“一般准备”的有15人,占男生总数的65.2%;女生“一般准备”的有14人,占女生总数的70%。这些学生很想在自己说话后博得别人雷鸣般的掌声,但在说话前又不愿意对说话内容仔细斟酌,只求在说话中有一大致的轮廓而已,所以说话时有张口结舌、呆若木鸡的现象出现,于是下次轮到他(她)讲时,还没讲,就面红耳赤,心理紧张,害羞心理油然而生。
针对以上诸多原因,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应更新价值观念,以现代化的眼光,重新审视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高考重视读写轻听说的问题,使许多教师和学生形成了“语文学习只是对读写能力的培养”这一错误观念。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应该有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这就说明了我们对教育的评价不能停留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层面上,还应培养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善于、乐于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特别是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更好地与外界交流的关键因素。
由此,教师和学生两者都应该屏弃过去错误的思想观念,重新树立起对培养说话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应该找到说话训练的材料,分配说话训练的时间,而这些最终要从中学语文课开始。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教学要领,采取多种听说训练方式。
问答式教学方法。即有问有答,双边结合,让学生有听说、表达的机会。教师先把课文中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对学生发言要给予评定,即便说错了,也要肯定鼓励。这样每个学生都愿意发言,就有了说话锻炼的机会。
读讲名言,成语五分钟活动。做法是:每堂课打预备铃开始,按学号顺序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或成语,给所写的每个字注释。自读一遍,然后领全班同学读一遍,最后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要选这一名言、成语,讲明出处与含义。其它同学可对读讲者的读讲进行评议,可谈自己的收获、看法,可提出疑难问题。课前五分钟读讲活动,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思维活跃,阅读分析能力得以提高,思想受教育,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活动,收获甚丰。这一活动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组织辩论会。辩论会上。辩者在听时必须听明白对方的意思,迅速归纳要点,找出自己刚才说的不足与失误,为下一轮的辩说确立方向与重点,做到说话清晰流利,有理有据地阐明观点,折服对方,征服听众。论战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开展演讲活动,就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就某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说明事理、发表见解。或教师命题,或自由命题;或有所准备或即兴演讲;或看稿,或脱稿。这种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作文教学开辟新天地,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大有好处。
上好表演课。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对话富有个性,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可以让学生排练表演。一是直接表演,如戏剧连升三级等;二是指导学生先把小说改编成剧本,然后再排练。编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文的过程;扮演角色演出,需要借助表情、动作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实际上是深入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过程,那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会停留在浅层面上了。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指导学生欣赏评议。这是以研讨为主,要求教师和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有理有据、有因有果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一首文质兼美的诗,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一篇情节生动的小说,都适宜让学生轻松自如、尽情酣畅地去欣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吟诵以玩其味”,直接把握课文的主旨、情境和艺术手法等,领悟课文的神韵;可以借助于幻灯、音响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由教师表演范读,把学生带到诗情画意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然后组织全班或小组进行讨论。如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讨论,如对某些作品的局限性和瑕点的讨论,对作家思想发展的讨论等。讨论时,教师不轻易下结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大有裨益。
最后,针对学生自身心理上的障碍,可采取以下训练方式:
一是“激”。要激励学生说话,大力表扬本来“羞口”而现在敢于学着说的同学。根据不同的起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并逐步提高。如刚开始可上台照本宣科,接着要预备稿子,但要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手势相结合,最后要即席讲演,不仅要语调和谐、声情并茂,而且要达到有感染力。
二是“逼”。要逼着学生发言。积极创造机会,使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并在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评估时给予鼓励。针对青年学生好争辩喜发难的特点,有意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先思考,列提纲后试讲。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出这样的题目:为------说句公道话,人们往往大谈“将相和”的可贵,现在请为缪贤、秦王等说几句。学生很感兴趣。有的同学别出心裁,认为缪贤是胸襟宽广的“伯乐”;也有的为秦王说话的,认为秦王并无失信表现,言之成理。这样他们的思维开阔了,书也读活了,也为今后写议论文打下了基础。
三是“巧”。即根据学生素质,语文内容和培养目标等巧妙安排各种说的训练。如连词说话,介绍新闻,评述时事,评论影视,课前三分钟演讲等形式。要求:叙事要情感投入,情境合一;议论要旗帜鲜明,一语中的;说明要条理清楚,准确科学。
四是“严”。进行说话训练一定要严格。其一,要有确定的各级各类标准,力求准确科学;其二,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学生,从说的内容到说的形式都要达到具体要求。只有增强了口语训练的力度,才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已经初步形成。长期困饶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应试教育怪圈有望摆脱。这为我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只要我们坚持读、写、听、说并举,尤其应把长期被忽略了的“说话”训练重新加以重视,探索出开放型、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新思路,构建全方位的语文教学新格局,那么,我们的中学生,不仅是能完成一份高考试卷,而且还能读会说,能写善写,能说会道,具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出色的表达能力。我们热切期待这种可喜的局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