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德育论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源于生活,归去生活,提高实效    发布时间:2019-04-07 09:26:37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源于生活,归去生活,提高实效
                          秭归县两河口镇中心小学——梅娇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五级上册我有一份责任一课时,教科书第31页设计了时间调查活动,于是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了解生活和工作中,自己的父母有哪些难处,使学生最终在活动中体验到,父母是平凡人,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忧愁,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就为他们今后深入的去了解父母,理解父母做好了铺垫,偶尔也一定会有所行动,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素材选取来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比如在我有一份责任这课中,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比如李小芳帮助失业妈妈再就业,为妈妈分忧解难,在学子习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责任感的角度,体会到小学生也有责任帮助家庭分忧难,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基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再认知的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经验。
三、课堂活动设计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我有一份责任中,我展示了三个范例:A妈妈对姥姥和奶奶的态度不一样、B爸爸就喜欢打麻将、C爸爸和C妈妈经常为孩子问题争吵,让孩子们再结合自己家庭中的一些小烦心事说说,这样让他们体验到了每个家庭中都有不和谐的音符,都会有烦心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家庭出现矛盾,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在我有一份责任一课中,最终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如何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也可以做一位家庭小小解员,还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爸爸妈妈捶捶背,揉揉肩,这都是承担责任的表现,孩子都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归入生活,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成为行之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