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精彩纷呈
近来学校组织开展了《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听了近10位教师上的课,发现部分教师将小学品德课上成了说理课,教师精心分析教材,认真给学生讲解,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然而学生确收效甚微。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毫无趣味。分析其中原由,执教者不明白品德教育的基本理念,那就是:“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怎样才能让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精彩纷呈呢?《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品德课堂要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通过几年《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才能让品德课堂教学也精彩。
一、“做和学生一样的人”,让学生在游戏中“玩”出感觉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时,其角色迁移才能迅速增进师生的感情,学生会把教师当作“跟我们一样的人”。因为爱玩不仅是童心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天性。所以我们在从事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时要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要乐意“做和学生一样的人”。
最近我看到一位教师写了一篇教学日记,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做和学生“一样的人”,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他在日记中写到:我上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时,我认为对我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因为我刚教了六年级,一年级当然不在话下。但第一堂课就有几个同学给我一个“下马威”。他们根本不吃我这一套,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老是动个不停,似乎安顿不下来。一节课在我的“要守纪律”声中终于结束了,我感到特别的郁闷。我反复琢磨,终于明白了。
于是我第二次去上课,我早早来到他们的教室门口,和他们做起游戏来:“老鹰捉小鸡”、“石头剪子布”等,游戏把我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听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我心中暗喜——有门!有了课前的情感交融,上课时,师生距离近了,整堂课感觉好极了。
为了激励孩子们认真听课,我还设立“特别听课奖”——最后五分钟去操场玩!孩子们为了那充满诱惑的“五分钟”,就非常专注地听讲。我们设计的游戏也是特别有创意的。有时我会用自己的四肢撑起一座“桥”,让学生一个个过桥,我是累并快乐着;有时,大家一起玩“鱼网”的游戏,谁也不想做“网中之鱼”,于是跑得快,笑得甜;有时,学生向我挑战,在跑道上爬,此项目我往往会输,相对体积大,不够灵活……玩时,真是乐翻天了!学生哈哈笑,我开怀笑。基于我在操场上的“出色”表现,我的同事给我一绰号“疯子”。为孩子们“疯”,值!有投入就有产出,小朋友们特别欢迎我,上课前有很多同学还跑到操场上来迎接,让我很激动,感到那就是成功的开始,做老师的幸福。
二、“不再揣摩老师意图”,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学习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角。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品德课上更多的是老师暗示学生,说一些空话。例如:你们看这个对不对?学生答:对!这个是不是这样?是!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哪儿呢?放在揣摩老师的意图上,是否跟老师的答案合上点。老师说:对,看他答得怎么样?学生答:对!但这不是学生真实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开始时的思想是非常鲜活的,是最纯真的想法,可让老师慢慢地训练成全是套话了。本来想让学生讲真话,但出来的是磨合好的一种定势。教育的悲哀是学生没有自我了,没有自己的东西,最后培养孩子的是什么呢?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可能最大的收获是能揣摩别人的意思。磨合完了,只剩下表演了。所以学生更需要放松的自由的空间展开学习。虽然开始表达时可能不太清楚,虽然幼稚可笑,但是学生需要在更淳朴更原始状态下释放自己,我们老师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部分时,我为了让学生体验“我们应该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这一情感时,不是对照教材上的插图简单的问:“这些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你说该怎样做?”⋯⋯我是这样设计的:请看“生活小剧场”,我分别用课件出示三种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入自己喜欢的剧场,演一演,评一评,然后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来汇报。学生在自由参与的氛围中体验了剧中人物的情感,既有残疾人了可怜与无助,又有“小朋友”的错误与可恶,自然而然就让学生体验到了面对残疾人我们应该“伸出爱的手”。
三、“交往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新课程要求“品德课程应该向生活开放,向学生自我开放,成为学生生动而真实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让位于师生互动;教师从“传授者”向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转变。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巧妙的设计活动,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是谁》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猜老师,教师分别出示自己结婚时、和小孩一起时、购物时、乘车时、在课堂时等的照片,让学生猜“我是谁”。由于是教师本人的照片,学生非常感兴趣,讨论很认真,发言很踊跃,在师生互动很快就达成了“了解不同时间、地点人有不同的角色”的教学目标。活动二:猜同学,教师预先准备了一些人物角色,发到每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一人表演,其他同学猜“他是谁”。接着教师让每小组推选代表表演给全班同学看,让全体同学来猜,同时让全班一来评价演得怎么样,在这个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既懂得了人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角色,又知道了应该如何在不同时间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很容易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活动三,猜一猜,20年后“我是谁”,学生想象出了很多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懂得了“只要心中有他人,一定能做好角色内的事情”,拓展了本课的德育目标。整堂课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完成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实在。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可见体验是多么重要。教学时只要我们依托活动,生动地开展活动,就能实现活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四、“跳出教材”,别让教科书束缚了我们的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由原来的《思想品德》改编而来,内容和编排体系都作了很大的改变,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注重学生年龄特点,更注重学生活动,更强调学生实践。然而,教材是死的,而每一个地区有其具体的区情,并在不断地变化着,由于教材编者所处地区的局限性,很多内容是脱离各教学点实际的。例如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钱该怎样花》、《购物场所我知道》等内容中出示了大量提示性插图,旨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然而这插图场所、内容基本上只有城镇以上居住的学生才能知道,家住在广大农村的小朋友根本就没见过;再如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中,有个小板块“生活中的一米线”,旨在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然而地处山区的孩子从未见过,也没法想象。类似的例子基本上每一册都存在,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必须用活教材,不受课本的束缚,开发出符合当地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才能让真正让品德课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