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发布时间:2019-03-23 09:32:44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向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切实把知识和科学的观点有机的结合,让学生沐浴在科学课中,遨游于科学的知识海洋里,让他们亲自去观察、思考、探究,使科学课真正成为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天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呢?
一、使实验教学精彩化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内容多,包括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学生实验等,为了使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探究,达到掌握操作技能,正确分析、总结实验结论的目的,使实验教学精彩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但由于教材的改编,有许多教学仪器与新教材的内容不配套,致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正常开展,严重的影响了科学实验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充分利废旧材料,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而实用的实验教具,弥补实验教学中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同时根据农村教学资源丰富这一特点,积极发动和鼓励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动物时,小蚂蚁、蜗牛、蚯蚓等这些小动物,我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准备,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会更加熟悉小动物生活环境,初步了解小动物的异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
二、使实验教学趣味化
1、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与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自身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谈话、游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兴趣与问题进入到实验探索中来。
2、运用多媒体使实验教学过程趣味化
自然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了达到教学的直观性,在实验教学中利用电教、多媒体教学优势,辅助实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声音、图形、动画等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展示事物本身,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使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变成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活跃课堂气氛,能帮助学生理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时,由于这个实验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便于学生课外实验,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现象。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种子的浸泡、内部构造、发芽全过程,这样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提高实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使实验教学生活化
1、让学生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去学习科学
科学教学不是纸上谈兵,不是凭空想象,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存在于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和现象当中,所以科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去学习科学,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植物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去观察各种花菜树木,让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总结。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科学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真知后,教师要激励学生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再实践——再认识”。例如:四年级上册植物怎样生存一课中,学生对叶的光合作用的认识大都由教师的讲解来认识的。而用语言表达叶的光合作用显得简单、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实验:先取两个1000毫升的玻璃烧杯,分别放人同样多的水草,再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适量同样多的水。取两个口径稍小于烧杯口径的短柄玻璃漏斗,分别倒置在两个烧杯中,再将两支大号口径玻璃试管装满水,分别倒过来扣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中,连接好导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一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光线很暗的地方。过些时候,阳光下的水草就会不断地冒泡,而暗处的水草却不易冒泡,经过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套在阳光下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比套在光线较暗的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要多得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是不同的。最后盖住试管口,把试管轻轻拿出,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木条就会猛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证明水草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总结,我们的实验教学效果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