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12 23:50:3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蒙村完小 朱丽莲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关键,学生全面发展是目的。教学中既注意面向全体,又注意个性发展,既重视学会知识,更重视会学知识,既注重发展思维,又注重培养自主探究等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关键词:创新精神、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抓起。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应立足数学课堂,从小学数学学科出发,遵照新课标精神,组织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完成教材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初步合作,创新能力和能力探究意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本人近几年对新课标的领悟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几点我在实践中的几点看法。
一、以面向全体为主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标准指出,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所谓“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就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为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其立足点应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应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改革“以少代全,忽视一片”的现象,既注意个性发展,又注意全体积极参与,既重视面向全体学生,更重视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展。
二、以教师为主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施之以法,贵之以导”。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领导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教学结果的负责者,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学习行为的引导者,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充分发挥“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由此看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以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结果的体现者。因此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注重兴趣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如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兴趣性、赏析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他们都体会到进步或成功带来的乐趣。对那些可供学生质疑问难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提出疑问,大胆地发表见解,勇敢地从不同角度寻求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应采取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独到的见解,应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好学习的主动性。
2、传授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可享终生。”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只不过是海洋中的一滴小水珠。它是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人的一生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课内得法,课外获益,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
3、保证充足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学生的主体上下功夫,如导入新课后可让学生自由提问,自由读书,自由探索,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这样既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和双手,又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意识。
四、以训练为主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是提高课堂效益,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提高课堂上的训练,教师务必把握好“三动”训练。
第一,“动脑”训练。这是学生主动构建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的必要过程,教师要重视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改变过去以“讲”代“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脑机会,在“想”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第二,“动口”训练。这是学生思维提炼的重要过程,让学生多“说”,谈想法,谈见解,谈思路,谈过程……这些“动口”的训练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更能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
第三、“动手”训练。这是学生直接感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构建的重要过程。课堂上“动手”训练可以获取知识,也可以应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多采用“摆”、“拼”、“画”、“制作”、“实验”、“练习”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概括特征,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又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以创新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新是时代和国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创新是现代人的根本特征,由此可知,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具有厚实的创新基础。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如下几点:
第一, 注重对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表达力等。这样可以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注重挖掘创新活动的内容。教师应把握机遇,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操作”,“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不同的见解吗”“你能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吗”等启发和诱导,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学生所提疑问应作指导和提示,肯定他们这种“敢提问”,“能提问”,“会提问”的可贵精神,让他们创造性地展开思维和解决问题,从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体,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关键,学生全面发展是目的。教学中既注意面向全体,又注意个性发展,既重视学会知识,更重视会学知识,既注重发展思维,又注重培养自主探究以及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教育1995年第1、2期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