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听辨能力 发布时间:2020-01-02 11:57:56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听辨能力
黄英姿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因此音乐只能凭听觉才能感受得到,离开了听觉,音乐便失去了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一切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儿童的听觉能力。因此,听觉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不论是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都应在培养学生听觉感受性的基础上进行。
同时,我们认为音乐教学中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听”的表面,而是要通过“听”强化其辨,在辨中“唱”、辨中“动”、辨中“思”、辨中“赏”。不仅要辨别音乐中“音”的物理属性,更要辨别人们赋予它的情感性、思想性、艺术性。
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进行练耳教学,对学生进行音高、节奏、旋律、音色以及力度、速度、和声等感知能力方面的强化训练。因为这些要素的音乐感是建立在对音响感知基础上的,经过音乐、思维获得的,它是以直觉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听辨音高
音的高低是构成旋律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们的乐思得以表现的载体。学会辨别音的高低变化,辨别音与音之间音高的细微差异,这是音乐听力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辨别音与音之间远距离的高低变化,更要辨别音与音之间细微的高低差异。如:通过模唱或模奏训练音高;采取多种趣味练习进行音阶训练;在指导学生演唱、欣赏旋律起伏较大,高低对比明显的作品时,引导学生通过动作去表现音乐的高低起伏变化,感受整体的音的高低对比;在单音听辨时,通过音响加手势引导学生辨别音与音之间高低的细微差异。让学生在听中辨、在辨中唱、辨中动、辨中思,使学生辨音高、记音名,在内心建立音高的坐标。
二、听辨速度
音乐中速度快慢的变化与音乐情绪、意境的表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一首宁静抒情的摇蓝曲它不可能是快速度的,反之,热烈奔放、活泼欢快的舞蹈性音乐它也不可能是慢速度的。在听力训练中通过唱、动、指挥、描述,让学生在参与中去辨别快慢不同速度的音乐给人身心带来的不同感受,去体会《国歌》的庄严;进行曲的威武;圆舞曲的轻盈;抒情音乐的优美。总之,要辨别其音乐中不同速度的变化带给人理、心理的松与紧、张与弛、动与静的不同感受,明确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培养良好的速度感。
三、听辨力度
音的强弱是音乐情绪的载体,也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中的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强弱,随着节拍的强弱规律体现。我们认为它好比人体的心脏、脉博、它赋予了音乐生命的活力。听力的训练首先要“辨”其有规律的节拍强弱,建立起内心的节拍律动感。其次是随着音乐情绪变化形成的强弱,它表达了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思想。因此听力训练不仅要辨别声音的基本强弱,还应引导学生去体验不同力度的声音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的不同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力度感。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听一首歌曲或乐曲的基础上,在乐谱上做出各种力度记号,然后按这种力度来进行演唱(奏)。我们还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尝试指挥,指挥对训练力度的听辨也很有意义,动作的大、小表示出不同的力度,另外,我们还借助身势律动,如击掌、跺脚等来表现不同的力度。
四、听辨节奏
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节奏。他认为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因素,所以他提出了“节奏第一”的观点。节奏的听觉训练是发展听觉思维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训练:
1、形体动作:节奏与语言、人体的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用形体、感知节奏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如走步、晃动身体、律动、拍掌、跺脚等。
2、语言节奏:语言中包含着节奏的因素,如:姓名节奏、词组节奏、短句节奏、声音节奏等。
3、打击乐节奏:打击乐器是儿童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它没有固定的音高,只有节奏的长短,是训练节奏听觉的好形式。
4、多声部节奏:多声部节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而且还有以下几种作用:①准确的时间性;②注意力集中;③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协调性;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⑤多种思维的统一发展。多声部节奏包括语言节奏、声音节奏及打击乐节奏等。
5、指挥:指挥是一个人音乐感的综合体现,不仅要正确的反应出音乐的节奏,还要正确地反应出音乐的力度、速度、音乐的统一变化和多个声部间的平衡等等。
6、节奏型:在音乐的进行中,节奏是千变万化的,但也有几种基本的节奏在音乐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节奏称为节奏型。进行节奏型的听觉训练可以较深刻地建立起牢固的节奏感。
在节奏的训练中,我们还引导学生去听辨。让学生通过听辨节拍平稳的音乐作品(如:进行曲舞曲),让学生感受、辨别节拍时值的均衡性;通过不同节奏的对比,辨别音符时值长短的精确性;通过分析,归纳不同的节拍、节奏,辨别音值长短的规律性。通过“辨”进行比较,通过“辨”进行识别,通过“辨”不断积累,通过“辨”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五、听辨音色
音乐中不同人声、不同乐器的音色好比我们视觉世界缤纷的色彩,它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许多自己各具特色的乐器,它不仅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田园风光,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也更能让我们体验到听觉世界声音的甜美和辉煌,浑厚与明亮。听力训练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去泛泛地听,更应当引导学生去辨别、比较不同乐器、不同人声的音色特点,如铜管乐的铿锵,弦乐的缠绵,打击乐的震撼,高音的明亮,低音的浑厚,中音的柔和等。提高学生对音色的辨别能力,建立起内心听觉的音色库。在进行单纯音色的听辨训练中,我们采用实物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演奏,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对混合音色的听辨训练中,我们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进行对比、选择,在对音乐整体的音质的听辨训练中,我们让学生通过真实的音响能分辨出和谐与不和谐,柔美与刺耳,明亮与暗淡,透明与浑浊。
六、听辨和声
音乐中音响的组合方式有横向(旋律)和纵向(和声)两个方面,横向的组合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旋律;纵向的组合构成了缤纷的和声色彩。在音乐的听觉训练中,要使学生对和声的色彩变化有敏感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从声音最基本的协和性辨起,以辨别和声中协和与不协和的现象逐步引申到辨别和声的色彩变化。如大三和弦的明朗,小三和弦的柔和,减七和弦的紧张等。让学生能明确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丰富联想、想象的能力,掌握人们赋予声音的感情性因素,最终达到正确理解和声的艺术表现力,理解和声美之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感。
参考方献:
吴文漪 著《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张青 高国义 《音乐听力训练中的“十辨”》《中国音乐教育》 2002年第2期
2005-1-18
|
|
浙江省临海小学 地址:浙江省临
|
|
|
|